2018-4-23 09:11:28
来源:东方网 作者:熊芳雨 选稿:叶页
东方网记者熊芳雨4月23日报道:最近几年,除了常规的阅读,人们越来越喜欢线上的知识产品,据有关机构预测,2018年中国内容付费用户将超2亿人,新媒体读书方式已成为社交的一部分,你在看什么、学什么成为人格标签之一。得到、知乎、新世相、樊登读书会、喜马拉雅FM及其他知识服务平台纷纷布局,公众号订阅、付费音频、内容赞赏、有偿问答、社群共读等形式呈现井喷发展。
我们已身处知识经济时代,但知识和经济的界限并未被厘清。不少大咖们充当“知识代购”“知识二道贩子”的角色,靠贩卖知识实现内容变现。何谓真正的知识?如何获取知识?今天是世界读书日,我们不关心经济,只关心知识。
连日来,记者寻访了多名“知识经济时代的读书人”,通过他们的故事,也许对你了解这个眼花缭乱的风口会有所启发。
线上读书会负责人:不断有人退出不断有人进来
陈晓峰,慈怀读书会创始人,不曾想过他会成为沪上最有名读书会的创始人。在证券行业工作二十余年的他,一开始只是对文史哲颇有兴趣,和若干好友读书交流,渐渐组成读书小组。2013年微信公号热潮掀起,趁着热乎劲陈晓峰申请了公众号分享读书内容。这一次的无心插柳将他彻底改变了,2015年当粉丝不知不觉中突破百万时,陈晓峰意识到,潮流不可逆。
在正儿八经组建团队和公司后,慈怀读书会越做越大,公众号矩阵达数十个,粉丝超400万。依靠公众号引流,慈怀共读、慈怀课堂、社群电商运营也初具规模。
图片说明:慈怀读书会侧重经典阅读,此为微店中售卖的《三国演义》截图
“慈怀共读”依然是读书会的核心项目,无门槛无费用,在公号报名即可参与。每10天读一本书,把书友根据兴趣分在不同微信群中,配领读人,负责给出阅读计划。为配合共读,群里每周讲一堂的语音微课,公众号每天推送一篇领读文章。
很多读书会要求读者每日签到或打卡,但慈怀的读者全靠“自觉”,所以有很多人坚持不下去,这一点陈晓峰并不意外,因为新人会源源不断地进来。陈晓峰手机里几百号读书群满满当当,每个群有三百多人。早晨睁开眼,手机就开始“叮叮叮”响起来,看不过来这么多群信息,好在“慈怀”已经公司化运营,团队有20多人了,大家分工明确、各司其职,让庞大的学习社群能够有条不紊的前进。
不论处在何种时代,大家读书的需求都是旺盛的。之前依靠邮购模式的贝塔斯曼书友会,到线上线下结合的慈怀读书会、樊登读书会,还有现在纯线上知识平台得到app、喜马拉雅app等等,变的是阅读方式,不变的是阅读习惯。陈晓峰认为,读书会存在的价值就在于此,不管表现形式如何,都是知识提供者,把更多人带入到读书的环境中。
读书公众号编辑:我们分享的是干货不是鸡汤
小索对自己的评价是:二次元少女、关注健身、沉迷化妆、说话自带段子、爱读书。正是爱读书的特点,让小索大学毕业后选择入职富兰克林读书俱乐部,成为一枚微信运营小编。“我喜欢新媒体的形式,现在人们的情感传达和信息沟通都互联网化了,颜文字、网络词汇、表情包成为说话方式;手机、ipad、各种电子产品早已人手一个。我喜欢这样的新形态,也乐于加入其中。”她说。
基于微信的读书会在社会化阅读和阅读碎片化的大趋势下发展流行起来,在信息爆炸时代扮演着阅读指导者角色。其中,公众号推文的读书形式越来越受到认可,很多网友会主动搜索添加读书会微信公众号进行阅读,这些阅读和分享大部分都是在闲暇的、碎片化的时间里完成。
富兰克林读书俱乐部目前粉丝数量超过200万,是一个以文史哲为核心的线上人文社科类思想读书会,没有微信粉丝群,也不组织线下读书活动。小索每天的工作是7篇文章的编辑推送。作为线上知名读书会,“富书”有自己的签约作者100余位。每周一编辑们会组织选题会,再供给签约作者挑选题目。但原创文章远不能满足“富书”的推送频率,所以转载依然是内容获取的重要方式,为此他们组建了“优质平台与原创作品对接群”,用来授权转载其他公众号的文章。
每天,小索要跟两位签约作者对接好当天的原创文章、找寻优质文章转载、以及编写广告贴。“其中最难的是取标题”,工作一年多来,小索对取标题深有心得,“互联网时代大家爱看有趣有料的文章,签约作者的文章已经很有料了,所以我们要做的就是增加趣味性。”
比如介绍唐朝的历史故事,标题取为《极简唐朝史,简到崩溃》,这一篇文章,让“富书”在一天之内粉丝涨了2万。
图片说明:“富书”办公室一角
小索在聊天中透露着对工作极大热情,热衷于线上阅读来获取知识,但她也强调,这与纸质阅读并不矛盾。“我们公司非常鼓励员工看纸质书,老板在有空间的地方都塞满了书籍。”她举例:技巧性、经验性的道理,如《怎么做一位称职的员工》,别人总结好了,我可以快速吸取精华内容,我愿意看。如果想要深入了解客户心理、维系好客户,我会选择去读奥格威的《一个广告人的自白》。所以这不是线上阅读还是线下阅读的形式问题,而是根据个人需求,是想要快速成长还是深度探索,对于如今大火的线上阅读小索有着这样的理解。
有声书主播:付费音频兴起 靠声音月入五万
暮玖,一位即将29岁的单身女生,全职工作是在文化公司给老板打打杂。就是这样一位丢到人堆里很快就找不到的女生,在晚上,在喜马拉雅上,由她主播的多人有声剧《斗破苍穹》已有累计3264.2万付费点播。每晚,近十万人守在手机前,等候她的声音。
2013年以来,喜马拉雅、蜻蜓、荔枝、考拉等多家音频FM相继成立,音频行业在整个互联网内风风火火,有声书的流行也成为大势所趋。以喜马拉雅FM为例,有声书用户占平台用户数的17%左右,整个流量占平台总流量的50%,收听时长占比超过60%。每天的收听高峰值基本都在晚上10点前后,一直到凌晨一两点缓慢下跌,其余次高峰还有上、下班高峰等时间段,基本符合碎片化的阅读场景。
图片说明:暮玖在录音中
几乎每天,暮玖的声音都在喜马拉雅更新。《斗破苍穹》从2016年上线到现在,已经播出850集了。“我录制的时候,也是要改编的,原著的描写很多不符合有声书的需求,当你还在念着大段的景色描写,受众已经睡着了。”暮玖说,她常常早上六点半就起床,七点半开始录到九点半,正常去上班。下班后晚八点开始,一直录到十点半。一集20分钟的《斗破》,画本子分角色、给cv录制、收音、审音、后期,她独立完成其中80%的工作量,不超过一小时就能把20分钟完完整整地呈现出来。
大概在播出两百集的时候,数据蹭蹭地往上涨,到2017年底,她成了喜马拉雅,全年点击量第二的有声节目主播,喜马拉雅个人主页粉丝有30w,收入翻了三番,成了月入5万中的一员。凭借《斗破》,暮玖有了超过大部分人的收入,30万粉丝以及一个小助理。
“不同于影视配音,有声书有大段的念白。如何把这些念白念出故事感,这是最挑战的部分。毕竟听众中有不少是原著粉,来感受你能不能还原他们看小说时的复杂心情。”
有压力,也有动力,暮玖觉得自己赶上了好时代,知识付费兴起,《斗破》在去年上线,一炮而红。她坚信,人类最富有的是碎片时间,而音频是其中最好的解放双手和眼睛的方式。
读书群群主:只喜欢跟品味相当的人一起读书
90后媒体人小羊,非常钟爱买书,曾因买书太多而开微店卖家中堆不下的二手书。“买书如山倒”的她,得了“读书如抽丝”的病,为督促自己看书组建了微信读书群。“读书是件很孤独的事情。”小羊说,“当你读到好书时,就有冲动想跟人分享、交流。发朋友圈点赞并不能满足我,我想要跟朋友一起讨论”。
这并不是她第一次组建读书群,2015年看《平凡的世界》时,她曾发朋友圈邀请好友共读,但慢慢大家都放弃了。借此她明白,读书群一定要有组织,否则容易持续不下去。这一次,小羊要求入群先交100元报名费,“交钱是为了让大家重视,钱我不会动,到年底,阅读完书单的人,可以一起平分这些钱作为奖励,也算一种激励制度。”
“坦白说,大家都很忙,每个月读完一本指定书目,大部分人做不到。”于是小羊调整了读书群的规则,可以按之前说好的每月一本阅读,也可以按书友自己的节奏,只要年底时能读完这份书单,在豆瓣发不少于100字的书评就算完成。
图片说明:小羊还是合肥书店沙龙发起人,平时热衷于逛书店
现在,读书群近30位书友,还在每个月增加中。“看书或做读书会对我并不是负担,这就是一种生活方式,忙的时候少看点,闲的时候多看点,在群里问问大家读书进度,参与讨论就好。和打游戏、看电影、旅游、运动一样,是一种爱好。”
书单是根据小羊的读书品味来制定,比如吴晓波《激荡三十年》、张钧《述林:战争阴影下的年轻人》等等,她会找纸质版的购买链接和电子版的资源丢在群里,供大家选择阅读方式。“我们从今年3月开始尝试,目前3月份的书目大部分人完成了,4月份就不多,也有超前的,已经把5月、6月书单都读完的,最后到年底真正坚持下来的,可能5-10人吧。”
“我不喜欢线下的读书会”,小羊很坦白地说,在她看来,线下读书会的人群是多种层次的,大学生、上班族、老年书友,大家看书风格不一样,选书到最后就会变成名著。“并不是说名著不好,但我更倾向于读书多元化,跟一群兴趣相投、品味相当的人,在一个小群体里交流,不用坐车去一个固定的地方,线上随时随地交流,这是我喜爱的读书方式。”
他们之中,有知名线上读书会的领导者,每天打理着几百号微信群全年无休;有读书公众号的编辑,坚信自己分享的是“干货”而非“鸡汤”;也有靠收费音频栏目很快实现月入五万的主播,但依然认为自己是小透明;还有每年能读80本书,内心戏丰富乐于分享的媒体人。他们身份不同,但处境相似,他们是互联网时代兴起的知识经济参与者,他们拥抱这个时代,他们也在改变这个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