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新闻热线:021-60850333
献一计|建一个上海外侨博物馆如何?

2018-5-22 16:03:40

来源:东方网 作者:熊月之 选稿:叶页

>>>专题:改革开放在出发 我为上海献一计

  近代上海居住过数量可观的外国侨民,最多时超过15万,来自英、美、法、德、日、俄、葡等近60个国家与地区,居全国各口岸城市之首。

  上海设立过英、美、法三个租界,后英美租界合并为公共租界,故成为两个租界。租界历时长达98年(1845-1943),面积达48653亩,为全国租界之最。外侨是上海租界制度的制订者、执行者、管理者。外侨在上海经商、兴办实业,传教、办学、行医,在上海结婚、生子、娱乐、生活,在上海筑路、造桥、盖房,进行城市建设,将其母国的物质文明、制度文明、精神文明等移植到上海,使得上海成为与西方先进城市同步发展的城市,成为中国最为现代化的城市。两租界在近代大部分时间里,是上海城市的主体部分。近代上海众多活动,无论是政治、军事、外交、经济、社会、文化,都有众多外侨参与其中。近代外来文化,特别是欧美文化,已经成为上海历史文脉中的有机组成部分。

  上海外国侨民中,有野蛮的侵略者,罪恶的鸦片商,狂热的冒险家,但也有虔诚的传教士,谨严的科学家,杰出的新闻家、教育家、艺术家,有大量勤劳朴实的劳动者。既有人对中国人居高临下、颐指气使,甚至欺侮虐待,也有人对中国人平等尊重、友好共事,甚至认同中国文化,为中国的进步与革新事业,为中外文化交流,作出了特有的贡献。

  英国人傅兰雅在上海生活首尾31年,翻译西书,出版杂志,教书育人。离开上海到美国教书后,依然情系上海,关心上海的文化教育事业,帮助中国在美国的留学生,还捐巨资创建上海盲童学校,那是中国第一所正规盲童学校。他命儿子傅步兰在美国学习盲童教育,然后将他派到上海,担任上海盲童学校校长。他曾对黄炎培说:“我几十年生活,全靠中国人民养我。我必须想一办法报答中国人民”。开创中国盲童教育事业,便是他报答中国人民的方式之一。

  英国商人雷士德是上海外侨中的房地产巨富,总资产超过1400万两白银。他去世前决定将所有遗产留在上海,用于资助慈善团体、华人医院,特别是设立雷士德基金,捐建雷士德学校,对中外学生开放。他捐助、关注的对象,主要是贫病幼弱群体,受惠的主要是教育、医学、慈善、儿童、穷人、病人。雷士德工业职业学校和雷士德工学院培育了近千名学生,名闻遐迩。

  法国传教士饶家驹在1937年八一三战事爆发以后,在上海建立南市难民区,收容中国难民达三十万,树立了世界人道主义史的光辉典范。美国著名报人鲍威尔在上海主编《密勒氏评论报》,仗义如实揭露日军侵华罪行,报道中国人民坚决抗击日本侵略的英勇斗争,因此惨遭日军逮捕与迫害。英国传教医师雒魏林等创建新式医院、救治难计其数的病人,匈牙利设计师邬达克在上海留下国际饭店、大光明电影院等不朽建筑设计,另一位匈牙利设计师鸿达也留下了新新百货公司、国泰电影院等著名设计。至于斯诺经由上海再赴延安报道红军英勇事迹,耿丽淑担任中国福利基金会执行委员、帮助宋庆龄从事爱国活动,都早已为世人所熟知。

  在不少英美侨民心目中,上海是个新世界,是个美丽的地方,是个容易施展才能的地方,所以,在十九世纪后期到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到上海淘金去”是许多西方青年的美好理想。不少英美侨民由于习惯了在上海的生活方式,回到母国以后反而不习惯起来,都说在上海的日子是他们一生中度过的最美好的时光。有相当多外侨自称“上海人”(Shanghailander),认同上海城市,也有人因出生在上海、成长在上海,而对上海怀有特殊的感情。

  近代上海外侨,来自不同的国家、民族与地区,有不同的文化的背景,他们在上海各依其本民族的生活方式生活,衣、食、住、玩各行其是,各有以其本国人为参与主体的总会,各信其教。但是,他们在上海,总体上相处相当和谐。人类各种文明都是在不同地理、人文环境中产生的。人类整体文明水平是在各种不同文明的交流、融合中得以提升的。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宗教、不同文明背景下的外国侨民,在上海共同工作、生活,相互接触、交流、融合,使得上海成为世界多元文化广泛、接触、交流、融合的典型城市,为全球化背景下构建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宗教、不同文明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了宝贵的先驱性、地方性经验。

  不光如此,近代上海外侨与上海知识分子,还特别注意研究不同民族、不同文化、不同文明和谐相处的问题。从1912年到1926年,美国传教士李佳白领导的尚贤堂,一直高度关注、讨论不同民族、不同宗教、不同文化如何和谐相处的问题。他们倡导各种宗教“互相亲慕,尊重友谊,无尔我之见,无等级之分”的平等精神,持续不断地邀请世界各地著名学者,来上海讨论宗教对话、文化理解等极为现实而又相当宏深的问题,参加对话的有中、英、美、俄、日、印度、韩国、澳大利亚等各国著名学者,各种宗教、各类派别都有,李佳白、卫礼贤、伍廷芳、张元济、沈曾植、林纾等都在其列,还有美国布朗大学校长、圣约翰大学校长、清华大学校长。

  在近代文明交流交融史上,这是一笔相当有特色的文化财富。习近平同志在多种场合阐述过各种文明应交流互鉴的观点,倡导“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为我们思考近代上海文化的特性打开了思路。近代上海文化正是在多元文化共同作用下形成的。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上海对外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在上海居住的外国人也越来越多。近代上海是被动开放,当代上海是主动开放,尽管这是两类不同性质的开放,但是,它们之间还是有相关、相通之处。一些出生在上海、或曾经在上海工作、生活的外侨,在改革开放以后重回上海,每每会有“少小离家老大回”浓郁感情。一些外侨的子孙来到他们父祖辈曾经生活的地方,也会比到别的地方多一分亲切。在上海建立一个外侨博物馆,全面、系统地展示各国侨民在上海的经历,特别是展示他们的积极贡献,展示有着不同民族、不同宗教、不同文化背景的侨民和平相处的历史,这对于深入解读上海的历史文脉,呈现上海文化的丰富性、国际性、开放性,增强上海文化的吸引力,都有相当积极的意义。民营企业家吕焕皋先生在浦东已经建了一个简单的上海外侨博物馆,颇受欢迎。如果建一个更为丰富的上海外侨博物馆,一定会有更大的影响。

  (作者为复旦大学特聘教授、上海社会科学院研究员)

上一篇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