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新闻热线:021-60850333
小小的执勤点 "上海最帅交警"见证"绣花式"精细管理之路

2018-7-9 08:08:10

来源:东方网 作者:陈栋 选稿:单冉

  >>>专题:生逢1978,我的故事

  【人物小传】

  陈栋,男,1981年12月出生,上海人,上海市公安局静安分局交警支队一大队教导员。曾荣获全国特级优秀人民警察、2016年“全国向上向善好青年”等称号。

  他亲历“史上最严交规”“电子警察”等的逐步推进,并把规范、理性、文明、热情的执法理念贯穿于日常的交警工作中,把小小的执勤点打造为城市文明的大舞台,被誉为“上海最帅交警”。

  交警是城市治理的一分子,他们见证了上海这座特大型城市精细化管理的步伐。车辆越来越多,马路却越来越畅通,智能设备逐渐普及……“让出行更安全、交通更顺畅”也是一名交警不变的初心。

  上海是一座拥有无限魅力的城市,1981年,我就出生在这里。我父母是在安徽插队的上海知青,因此在我很小的时候,就跟随他们去了安徽铜陵生活,此后我们一家又辗转到了广东。

少年时的陈栋(右一)与兄弟姐妹在上海游玩的美好时光。

  在我的记忆里,每年最开心的事情,就是暑假回上海看外婆。尽管那时来一次上海要坐十几个小时的绿皮火车,但丝毫无碍我兴奋的心情。那时的我怎么都没想到,若干年后的自己会在上海成为一名人民警察。

  1999年,我考入华东理工大学。毕业后,经过层层选拔,我成了一名交警。也许是缘分,我站岗的第一个路口是北京西路胶州路,而这里就在我外婆家附近。

  十多年来的交警生涯,让我深切感到,上海的交通不断改变着市民的工作和生活方式。

陈栋冒着风雪指挥疏导交通。

  上海市公共交通网路发达、设施完善,蓬勃发展的地面和轨道交通正不断满足市民日益增长的出行需求。各种共享单车、打车软件、有轨电车等方式,让出行更为绿色、方便、快捷,而私家车增长速度更是飞快。

  尽管马路上的车越来越多,但上海交通参与者的素质也在不断提高。从各不相让到各行其道,以前,南京西路上很多人乱闯红灯,现在,大家都会自觉遵守交通规则,耐心等待红灯变绿灯再前行。此外,现在机动车驾驶员会主动礼让行人,整个城市越来越温暖。

陈栋在静安大型展会活动周边开展交通管理保障工作。

  随着上海城市的发展,作为一名交警感受到了管理越来越精细化。特别是2017年3月25日,新修订的《上海市道路交通管理条例》正式实行,使得一些以往的老大难问题能够更好地依法依规管理。

  这部坊间相传的“史上最严交规”对于开车使用电子设备、违法停车等行为制定了严厉的处罚措施,同时也对保证行人和非机动车的优先通行权、公共交通车道的优先权等提出了保护措施。这些条例的出台,体现了上海这座特大型城市在“精细化”城市治理上的积极作为。

14号线市政工程车辆进出时,陈栋提醒司机注意安全。

  实际上,国际上许多城市在城市治理和交通管理方面都制定了严规细则。虽然乍一看会让人大呼“严格”,但实行起来却发现,这些细致的做法的确让城市生活更加美好。

  随着科技的进步,我们交警的高科技设备也越来越多,以前,需要手写罚单,现在PDA可以开出电子罚单,PDA上的数据越来越完整,处罚依据能立刻显现。

  此外,电子警察的加装,也更好辅助了我们的工作。1996年初,上海引进了六套运用胶卷拍摄的“电子警察”设备。到了2017年,全市已部署超过几万套电子警察设备,其中许多已实现“多合一”功能,上海电子警察的发展可谓十分迅速。通过多年的电子警察执法,广大驾驶员对闯红灯等违法行为抓拍已经有了相当高的认知度。使用电子警察,能抓拍到一些过去交警难以发现、难以取证的违法行为,进一步助力交通精细化管理。

  上海正在全面铺开智慧交通项目,警力不足科技补,从“声呐”抓乱鸣号到多功能“超级电子警察”,层出不穷的高科技执法手段,既是对一线执勤民警的辅助与支撑,也为诸如“机动车不礼让行人”、“行人闯红灯”等较难执法的交通违法行为,提供了智能化辅助手段。一些专业人士也认为,上海交警不再以人海战术取胜,而是依赖智能交通管理设备、智能化手段,实现特大城市管理的精细与高效。

  未来,让出行更安全、交通更顺畅,既是我作为一名交警的初心,更是每一位市民群众和改革开放40年来迈向全球卓越城市之列的上海这座城市,共同成长的获得感、幸福感。

上一篇稿件

下一篇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