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7-24 20:17:29
来源:东方网 作者:叶页 选稿:付杨
图片说明:“活字生香”活字文化艺术全国巡展在沪开幕
东方网记者叶页7月24日报道:电脑里的黑、宋、仿、楷四种字体,经历过怎样的“铅与火”和“光与电”的变迁最终成为文化遗产?这个展览将告诉你答案。今天,“活字生香”活字文化艺术全国巡展在上海中华印刷博物馆开幕。据悉,展览为期一个月,市民可免费前往参观。
图片说明:市民参观展览
展览以字模活字艺术传承传播“走出去”为主题,以“活字工艺”为一条主轴,引领整个展览的演绎与发展,展览共分为8个展馆:“古代活字”“近代活字”“当代活字”“字体之美”“古琴谱与活字的对话”“活字迷宫与百家姓”“活字体验互动”“活字艺术衍生品”。
走进展厅,一件件活字实物陈列在眼前,向观众普及了活字的产生、发展、历史意义等基本知识,让观众直观了解到从刻字、修字、选字、排字、印刷等活字印刷工艺步骤。
图片说明:在“迷宫”里探访姓氏的秘密
其中,“字体之美”展厅通过分解的笔画对宋、黑、仿、楷的字体展示,体现字体之美。“活字体验互动”区内设置了活字“迷宫”,走在其中,探访姓氏的秘密、寻根问祖;还有传人带你体验活字印刷,现场有铅活字拓印、雕版印刷、丝网印制等古老印刷技艺的体验,还能DIY百家姓钥匙扣。这些活动让观众在沉浸式的体验中感知感悟中国文化。
图片说明:市民体验古琴弹奏
古琴是中国最古老的乐器之一,为使古琴谱能适应现代化出版和数字媒体传播,“古琴减字谱的数字化应用”应运而生,该方案可应用于数字打谱、古琴出版、古琴教学等,为古琴文化的进一步传承发扬助力。上海印刷技术研究所字体设计师吴振平表示,刚开始设计印刷字体时,为了研究古琴谱的字体位置,花了三四个月才研究明白,可见减笔字组合的复杂性。展览上,观众可以亲身感受到约有3000年历史的古老乐器的现代化魅力。
图片说明:活字艺术衍生品——活字巧克力
活字艺术衍生品区则向观众展示了一批基于印刷文化元素的文创产品。记者在现场看到,不少衍生品独具特色,如活字形象的檀香皂、活字和百家姓元素相结合的USB、刻有活字的巧克力等,给人展示了古老活字印刷转变为时尚的可能。
图片说明:传人们手把手带你体验活字印刷技艺
记者了解到,此次展览将跨越两年时间,在全国进行四场巡展,涵盖上海,北京,天津,扬州。由上海印刷技术研究所举办的字体设计大奖赛也将在展览期间举行。2009年,“汉字印刷字体书写技艺”项目被列入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主办方介绍,字体设计大赛的举办是为促进汉字印刷字体书写技艺的有序传承与规范发展,发现并培养字体创写设计师后备队伍,传承字体设计的技术经验。大赛将分为传统类与创新类两大类别,前者主要运用于出版物正文文字,后者则多用于广告、标题。比赛结果将通过印刷出版界的专家学者以及网络投票结合的方式产生,于明年北京站颁奖。
小贴士
展览地址:上海市青浦区汇金路889号上海中华印刷博物馆
展览时间:2018年7月24日-8月24日(上午9点-11点;下午13点-16点周日、周一闭馆)
公交线路:地铁17号线汇金路站